近期肉鸡法氏囊病的防控措施
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(IBD),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(IBDV)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,一般的病毒在夏季不容易存活,而法氏囊病毒可在56℃时存活5小时,而夏季鸡舍内大多湿度较高,为法氏囊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。
流行特点:本病主要感染17-39日龄的雏鸡,最早可发生于10日龄内, 死亡率可达20%以上,成鸡感染后一般呈阴性经过,病鸡是主要传染源,易感鸡群通过与病鸡直接接触而感染;被鸡粪便污染的饲料、垫料、饮水和场地也可成为间接传染源,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。该病主要特点是突然发病,发病率达95%以上,感染后第三天开始死亡,死亡率迅速上升,在维持短时间的高死亡率后又迅速降低并康复。
临床症状:病鸡精神沉郁、缩头闭目、怕冷、昏睡、畏寒挤堆;羽毛蓬松、两翅下垂、排出乳白色米汤样或水样稀便,内有少许绿色粪便,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,体温可达到43-43.5℃。
病理变化:法氏囊严重水肿,囊外有淡黄色胶样渗出物,纵形条纹变明显,囊内粘膜水肿、充血、出血、坏死,并含有奶油样或棕色渗出物,严重病例法氏囊因大量出血外观呈紫黑色,内充满血凝块,胸、腿肌肉有条片状出血斑,腺胃粘膜潮红,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点,一般腺胃乳头无出血点。肾肿呈花斑状,输尿管内有尿酸盐沉积。
防治措施:
1、严格消毒,IBDV对甲醛及碘敏感,进雏前对鸡舍、用具、设备进行彻底清扫、冲洗,然后用消毒剂消毒。鸡舍每立方米用甲醛25毫升,高锰酸钾12.5克,使甲醛产生蒸汽熏蒸消毒。进雏后最好选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,带鸡消毒,如1:600倍的聚维酮碘溶液,隔日消毒一次,但要注意鸡群应激反应。
2、预防免疫,疫苗有两种即灭活苗和冻干苗,灭活苗主要用于种鸡开产前免疫,肉鸡免疫一般采取14日龄法氏囊冻干苗滴口,28日龄法氏囊冻干苗饮水。在容易发生法氏囊病的地区,14日龄法氏囊的免疫最好采用进口疫苗,每只鸡一头份。28日龄饮水免疫要加倍。
3、治疗方法:用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,每只鸡肌肉注射1毫升,但要注意每只鸡更换一个针头,防止交叉感染,并保持鸡舍安静,防止应激过大。
在饮水中加入法囊康,每瓶兑水300斤,集中饮用。饲料中加入清瘟败毒散,按每只鸡1克,下午一次投喂。为了缓解症状,在饮水中可加入安乃近,按1000只鸡30-50克,同时加入黄金维它,连用3-5天。
研发部 |